
经济法考试目标
| 考试内容 | 能力等级 |
| 一、法律基本原理 | |
| (一)法律基本概念 | |
| 1.法的概念与特征 | 1 |
| 2.法律体系 | 1 |
| 3.法律渊源 | 1 |
| 4.法律规范 | 2 |
| (二)法律关系 | |
| 1.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| 1 |
| 2.法律关系的种类 | 1 |
| 3.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 | 2 |
| 4.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 | 2 |
|
(三)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.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.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(四)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整与经济法律制度 |
1 1 |
| 1.调整经济的法律制度的历史演进 | 1 |
| 2.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与逻辑 | 1 |
| 二、民事法律制度 |
|
(一)基本民事法律制度1.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(1)民事法律行为理论 |
2 |
| (2)意思表示 | 3 |
| (3)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| 3 |
| (4)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| 2 |
| 2.代理制度 | |
| (1)代理的基本理论 | 2 |
| (2)委托代理 | 3 |
| 3.诉讼时效制度 | |
| (1)诉讼时效基本理论 | 2 |
| (2)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算 | 3 |
| (3)诉讼时效的中止 | 3 |
| (4)诉讼时效的中断 | 3 |
| (5)期间 | 2 |
| (二)物权法律制度 | |
| 1.物权法律制度概述 | |
| (1)物权法律制度概况 | 1 |
| (2)物的概念与种类 | 2 |
| (3)物权的概念与种类 | 2 |
| (4)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| 2 |
| 2.物权变动 | |
| (1)物权变动的含义与型态 | 2 |
| (2)物权变动的原因 | 3 |
| (3)物权行为 | 3 |
| (4)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 | 3 |
| 3.所有权 | |
| (1)所有权的概念 | 2 |
| (2)所有权的类型 | 2 |
| (3)善意取得制度 | 3 |
| (4)动产所有权的特殊取得方式 | 3 |
| 4.用益物权 | |
|
(1) 用益物权概述 (2) 建设用地使用权 |
2 3 |
|
5.担保物权 (1) 担保物权概述 (2) 抵押权 (3) 质权 (4) 留置权 |
2 3 3 3 |
| (三)合同法律制度 | |
| 1.合同的基本理论 | |
| (1)合同与合同法 | 1 |
| (2)合同的分类 | 2 |
| (3)合同的相对性 | 3 |
| 2.合同的订立 | |
| (1)合同订立程序——要约与承诺 | 3 |
| (2)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| 2 |
| (3)格式条款 | 2 |
| (4)免责条款 | 2 |
| (5)缔约过失责任 | 2 |
| 3.合同的效力 | |
| (1)合同的生效 | 3 |
| (2)效力待定的合同 | 3 |
| 4.合同的履行 | |
| (1)合同的履行规则 | 2 |
| (2)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| 3 |
| (3)代位权 | 3 |
| (4)撤销权 | 3 |
| 5.合同的担保 | |
| (1)合同担保的基本理论 | 2 |
| (2)保证 | 3 |
| (3)定金 | 2 |
| 6.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| |
| (1)合同的变更 | 2 |
| (2)债权转让 | 3 |
| (3)债务承担 | 2 |
| (4)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 | 2 |
| 7.合同的终止 |
|
(1) 合同终止的基本理论 (2) 清偿 (3) 解除 (4) 抵销 (5) 提存 |
1 1 3 2 3 |
| (6)免除与混同 | 2 |
| 8.违约责任 | |
| (1)违约责任的基本理论 | 2 |
| (2)违约形态 | 2 |
| (3)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| 3 |
| (4)免责事由 | 2 |
| 9.几类主要的有名合同 | |
| (1)买卖合同 | 3 |
| (2)赠与合同 | 3 |
| (3)借款合同 | 3 |
| (4)租赁合同 | 3 |
| (5)融资租赁合同 | 3 |
| (6)承揽合同 | 3 |
| (7)建设工程合同 | 3 |
| (8)委托合同 | 3 |
| (9)运输合同 | 3 |
| (10)行纪合同 | 3 |
| (11)技术合同 | 3 |
| 三、商事法律制度 | |
| (一)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| |
| 1.合伙企业法律制度概述 | |
| (1)合伙企业及其类型 | 1 |
| (2)合伙企业法及其适用范围 | 1 |
| 2.普通合伙企业 | |
| (1)普通合伙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| 1 |
| (2)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 | 2 |
| (3)合伙企业财产与合伙人份额 | 3 |
|
(4) 合伙事务执行与损益分配 (5) 合伙企业与第三人的关系 |
3 3 |
|
(6) 入伙和退伙 (7)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3.有限合伙企业 (1) 有限合伙企业的概念、特征和法律适用 (2) 有限合伙企业设立的特殊规定 |
3 3 1 3 |
| (3)有限合伙企业事务执行的特殊规定 | 3 |
| (4)有限合伙企业财产出质与转让的特殊规定 | 3 |
| (5)有限合伙人债务清偿的特殊规定 | 3 |
| (6)有限合伙企业入伙和退伙的特殊规定 | 3 |
| (7)合伙人性质转变的特殊规定 | 3 |
| 4.合伙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| |
| (1)合伙企业的解散 | 2 |
| (2)合伙企业的清算 | 2 |
| (二)公司法律制度 | |
| 1.公司法基本概念与制度 | |
| (1)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| 2 |
| (2)公司法人资格与股东有限责任 | 3 |
| (3)公司设立制度 | 3 |
| (4)股东出资制度 | 3 |
|
(5) 股东资格 (6) 股东权利和义务 |
3 |
| (7)董事、监事、高级管理人员制度 | 3 |
| (8)股东大会、股东会和董事会决议制度 | 3 |
| 2.股份有限公司 | |
| (1)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| 2 |
| (2)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| 3 |
| (3)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| 3 |
| (4)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、转让和回购 | 3 |
| 3.有限责任公司 | |
| (1)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| 2 |
| (2)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| 2 |
| (3)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 | 2 |
|
(4) 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 (5)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移转 |
2 3 |
|
(6)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态变更4.公司的财务会计 (1) 公司财务会计概述 (2)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 (3) 利润分配制度5.公司重大变更 |
3 2 3 3 |
| (1)公司合并 | 2 |
| (2)公司分立 | 2 |
| (3)公司增资 | 2 |
| (4)公司减资 | 2 |
| 6.公司解散和清算 | |
| (1)公司解散 | 1 |
| (2)公司清算 | 2 |
| (三)证券法律制度 | |
| 1.证券法律制度概述 | |
| (1)证券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 | 2 |
| (2)证券市场监管体制 | 2 |
| (3)强制信息披露制度 | 3 |
|
2.股票的发行 (1)股票公开发行注册制 |
2 |
| (2)股票发行的类型 | 2 |
| (3)非上市公众公司 | 2 |
| (4)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| 3 |
| (5)上市公司发行新股 | 3 |
| (6)股票公开发行的方式 | 3 |
| (7)优先股的发行与交易 | 2 |
| 3.公司债券的发行与交易 | |
| (1)公司债券的一般理论 | 2 |
| (2)公司债券的发行 | 3 |
| (3)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 | 3 |
| (4)公司债券的交易 | 3 |
| 4.股票的上市与交易 | |
|
(1) 股票市场的结构 (2) 股票上市与退市 |
1 2 |
| (3)股票交易与结算 5.上市公司收购和重组 | 2 |
|
(1) 上市公司收购概述 (2) 持股权益披露 (3) 要约收购程序 (4) 强制要约制度 (5) 收购中的信息披露 |
2 3 3 3 3 |
| (6)特殊类型收购 | 3 |
| (7)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| 3 |
| 6.证券欺诈的法律责任 | |
| (1)虚假陈述行为 | 3 |
| (2)内幕交易行为 | 3 |
| (3)操纵市场行为 | 3 |
| (四)企业破产法律制度 | |
| 1.破产法律制度概述 | |
| (1)破产与破产法的概念与特征 | 2 |
| (2)破产法的立法宗旨与调整作用 | 1 |
| (3)破产法的适用范围 | 2 |
| 2.破产申请与受理 | |
| (1)破产原因 | 2 |
| (2)破产申请的提出 | 2 |
| (3)破产申请的受理 | 3 |
| (4)执行案件的移送破产审查 | 3 |
| 3.管理人制度 | |
| (1)管理人制度的一般理论 | 1 |
| (2)管理人的资格与指定 | 3 |
| (3)管理人的报酬 | 2 |
| (4)管理人的职责与责任 | 2 |
| 4.债务人财产 | |
| (1)债务人财产的一般规定 | 2 |
| (2)破产撤销权与无效行为 | 3 |
| (3)取回权 | 2 |
|
(4) 抵销权 (5) 破产费用与共益债务 |
3 3 |
|
5.破产债权 (1)破产债权申报的一般规则 |
2 |
|
(2) 破产债权申报的特别规定 (3) 破产债权的确认6.债权人会议 (1) 债权人会议的组成 (2) 债权人会议的召集与职权 |
3 2 2 2 |
| (3)债权人委员会 | 2 |
| 7.重整程序 | |
| (1)重整制度的一般理论 | 1 |
| (2)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 | 2 |
| (3)重整计划的制订与批准 | 3 |
| (4)重整计划的执行、监督与终止 | 2 |
| 8.和解制度 | |
| (1)和解的特征与一般程序 | 2 |
| (2)和解协议的效力 | 3 |
| 9.破产清算程序 | |
|
(1) 破产宣告 (2) 别除权 (3) 破产财产的变价和分配 (4) 破产程序的终结10.关联企业合并破产 (1) 关联企业合并破产概说 (2) 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 (3) 关联企业程序合并破产 |
1 |
| 3 | |
|
3 3 1 3 |
|
| 3 | |
| (五)票据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| |
| 1.支付结算概述 | |
| (1)支付结算的概念与方式 | 1 |
| (2)支付结算的特征 | 1 |
| (3)支付结算的原则 | 2 |
| (4)银行结算账户 | 2 |
| (5)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法规 | 1 |
|
2.票据法律制度 (1)票据与票据法概述 |
1 |
|
(2) 票据关系 (3) 票据权利的取得 |
3 3 |
| (4)票据的伪造和变造 | 3 |
| (5)票据权利的消灭 | 3 |
| (6)票据抗辩 | 3 |
| (7)票据丧失及补救 | 3 |
| (8)汇票的具体制度 | 3 |
| (9)本票的具体制度 | 2 |
| (10)支票的具体制度 | 3 |
| 3.非票据结算方式 | |
| (1)汇兑 | 2 |
| (2)托收承付 | 2 |
| (3)委托收款 | 2 |
| (4)国内信用证 | 2 |
| (5)银行卡 | 2 |
| (6)预付卡 | 2 |
| (7)电子支付 | 2 |
| 四、经济法律制度 | |
| (一)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 | |
| 1.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概述 | |
| (1)企业国有资产的概念 | 1 |
| (2)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| 2 |
| (3)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| 2 |
| (4)国家出资企业 | 2 |
| (5)企业改制 | 2 |
| 2.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 | |
| (1)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概念 | 1 |
| (2)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范围 | 2 |
| (3)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内容和程序 | 2 |
| (4)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程序 | 2 |
| (5)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管理 | 2 |
| 3.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制度 | |
|
(1) 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的概念 (2) 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的范围 |
1 2 |
|
(3) 企业国有资产评估与管理机构 (4) 企业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 |
2 2 |
| (5)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程序 | 2 |
| 4.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管理制度 | |
| (1)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概述 | 1 |
| (2)企业产权转让 | 2 |
| (3)企业增资 | 2 |
| (4)企业资产转让 | 2 |
| (5)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 | 2 |
| (6)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变动管理 | 3 |
| (二)反垄断法律制度 | |
| 1.反垄断法律制度概述 | |
| (1)反垄断法的立法宗旨 | 1 |
| (2)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 | 2 |
| (3)相关市场界定 | 3 |
| (4)反垄断法的实施机制 | 2 |
| 2.垄断协议规制制度 | |
| (1)垄断协议的概念、特征与分类 | 1 |
| (2)横向垄断协议规制制度 | 3 |
| (3)纵向垄断协议规制制度 | 3 |
| (4)垄断协议的豁免 | 3 |
| (5)“其他协同行为”的认定 | 3 |
| (6)对行业协会组织达成和实施垄断协议的规制 | 2 |
| (7)法律责任 | 2 |
| (8)宽恕制度 | 3 |
| 3.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制制度 | |
| (1)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 | 2 |
| (2)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概念与分类 | 2 |
| (3)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| 3 |
| (4)《反垄断法》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| 3 |
| (5)法律责任 | 2 |
| 4.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制度 | |
|
(1)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制度概述 (2) 经营者集中的申报 |
2 2 |
|
(3) 经营者集中审查程序 (4) 经营者集中审查的实体标准 |
2 3 |
| (5)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制度 | 3 |
| (6)经营者集中未依法申报的调查处理 | 3 |
| 5.滥用行政权力排除、限制竞争规制制度 | |
| (1)滥用行政权力排除、限制竞争行为概述 | 1 |
| (2)《反垄断法》禁止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、限制竞争行为 | 3 |
| (3)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| 2 |
| (4)法律责任 | 2 |
| (三)涉外经济法律制度 | |
| 1.涉外投资法律制度 | |
| (1)外商投资法律制度 | 2 |
| (2)对外直接投资法律制度 | 2 |
| 2.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| |
| (1)对外贸易法律制度概述 | 1 |
| (2)《对外贸易法》的适用范围和原则 | 2 |
| (3)对外贸易经营者 | 2 |
| (4)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 | 3 |
| (5)国际服务贸易 | 2 |
| (6)对外贸易救济 | 2 |
| 3.外汇管理法律制度 | |
| (1)外汇及外汇管理的概念 | 2 |
| (2)《外汇管理条例》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| 2 |
| (3)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制度 | 2 |
| (4)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制度 | 1 |
| (5)人民币汇率制度 | 1 |
| (6)外汇市场 | 1 |
| (7)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及其影响 | 1 |
- 赞119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